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以文塑旅、以文兴城、以文富民,推动侨乡农文旅融合发展

江门发布 2025年10月17日

“江门的实践证明:‘百千万工程’是重塑优势、调整结构、增强动力、实现价值的民心工程、乡村振兴工程。”10月17日,在江门召开的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上,市委书记陈岸明就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兴城、以文富民,推动侨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和具体成效作交流发言。

陈岸明在发言中表示,江门山河大美、人杰地灵,素有“中国侨都”美誉,是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近三年来,江门市坚决落实省“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兴城、以文富民,有力推动江门侨乡农文旅融合发展。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以文塑旅,突出“世界文化遗产、滨海旅游”核心元素,建设世界级特色旅游目的地。二是推动以文兴城,活化利用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全域提升。三是聚焦以文富民、产业融合,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村民增收致富。接下来,江门将认真落实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精神,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加快江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开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贡献江门力量。


以下是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在会上发言实录:


以文塑旅 以文兴城 以文富民

——江门市在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议上的发言

中共江门市委书记 陈岸明


尊敬的克庆主席、劲军常委、少康副省长、良贤副省长、海光副主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召开,是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对江门的关心厚爱、大力支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向兄弟城市学习的宝贵机会。在此,我谨代表江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克庆主席、劲军常委、少康副省长、良贤副省长、海光副主席等省和兄弟城市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中直、省直有关部门、各兄弟城市、央企、省企一直以来对江门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江门要加快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2023年4月,省委黄坤明书记在江门调研时强调,要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更好延续侨乡文脉,加快文旅融合发展,为我们推进“百千万工程”、农文旅发展指明了方向。

江门山河大美、人杰地灵,素有“中国侨都”美誉。530多万江门籍侨胞、港澳台同胞遍布世界,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200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与村落”、近5万份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承载着无数华侨华人乡愁与记忆。广大华侨爱国、爱乡、爱家人,始终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是江门的文化内核和强大精神动力。

——江门是岭南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流长、英才辈出,涌现出明代大儒陈白沙先生、近代维新先驱梁启超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雷洁琼先生、中国致公党创始人司徒美堂先生、国学大师陈垣先生、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粤剧大师红线女等历史文化名人。江门是“院士之乡”,走出了享誉中外、影响深远的34位院士。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甄子丹等100多位影视明星祖籍江门。咏春拳、蔡李佛拳等武术宗派风行岭南、盛及五洲。巴金先生笔下的“小鸟天堂”独木成林、万鹭齐飞,上下川岛阳光海岸、碧波千里,江门五邑山水文城、大美共融。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好山好水出好品,新会陈皮、开平马冈鹅、鹤山红茶、台山蚝等名牌产品畅销全国,喜茶、侨都咖啡等新式茶饮从江门走向世界,王老吉、甘和茶等中医药养生茶饮始创江门、驰名海外。

近三年来,江门市坚决落实省“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兴城、以文富民,有力推动江门侨乡农文旅融合发展,江门的实践证明:“百千万工程”是重塑优势、调整结构、增强动力、实现价值的民心工程、乡村振兴工程。汇报三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以文塑旅,突出“世界文化遗产、滨海旅游”核心元素,建设世界级特色旅游目的地。

江门紧紧抓住“侨”这个核心元素、“海”这个广阔空间,以省级试点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为龙头,突出“华侨文化+滨海旅游”特色主题,建设世遗文化、科普研学、滨海旅游等特色农文旅融合片区。今年以来,深化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中山等大湾区城市合作,强化江门澳门“世遗双城”联动,创新推出“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向海内外展示中国之美、湾区之美、侨乡之美。

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2023年1月,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新馆启用,全方位展示华侨华人波澜壮阔的移民史、奋斗史,2024年5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教育基地,深受海内外华侨华人的高度评价。2024年9月,修缮一新的梁启超纪念馆,获党中央、国务院颁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江门去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其中开平、台山两地首次超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7月,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先生率家族成员到江门寻根谒祖,对家乡开平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的新变化给予高度赞誉:“这片土地的巨变令人惊叹!在习近平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充分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

二是推动以文兴城,活化利用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全域提升。

江门坚持世界眼光、岭南特色、湾区气派,打造一批竞争力、引领力强的标杆项目。投资超60亿元的赤坎华侨古镇,2023年1月开门迎客,是百年古镇成功活化更新的经典案例,成为大湾区文旅新地标,这里举办了世界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嘉年华、读懂中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江门)会议等一系列国际性重大活动。两年多来,880多万海内外游客走进赤坎华侨古镇,感受古镇古今辉映、中西交融的独特风貌,感受古镇美丽优雅、生机勃勃的崭新活力。

我们统筹利用江门独特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优势资源,新组建江门科普传媒集团,探索打造集旅游观光、科普研学的宜居宜游示范区。用好国家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等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开发科普研学旅游线路、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青少年科普研学教育基地,去年以来吸引香港、澳门、欧美、太平洋岛国等地1万多名青少年到访研学。大力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小鸟天堂”提质升级,优化绿化景观设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2024年鸟类种群增长24.77%,塑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功范例。

三是聚焦以文富民、产业融合,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村民增收致富。

江门坚持科技文化赋能,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乡村新业态,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5.4%、珠三角第2。大力发展“科技+农业”,江门双碳实验室研发推广二氧化碳气肥技术,成为重要的农业科普基地。大力发展“文旅+农业”,高标准建设22万亩“广东第一田”——中国农业公园,农耕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融合业态广受群众欢迎。大力发展“文化+乡村”,开平塘口改造传统粮仓,引进著名文化品牌先锋书店,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完美结合,农文旅融合片区吸引非遗、文艺、规划、建筑设计等近60个专业团队、超2000名“新塘口人”进驻,2023年以来吸引旅客超200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餐饮、夜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形成人才下乡、产业焕新的生动局面。

江门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得益于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省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兄弟城市、企业、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江门市将认真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克庆主席和各位领导的讲话要求,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加快江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开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贡献江门力量。

最后,恭祝各位领导、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