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每日新增病例数大幅下降!江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江门发布 2025年10月17日

2025年10月17日下午,江门市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疫情最新进展及防控工作成效。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肖振宇出席并作主发布,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王远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黄国,江海区委常委、副区长张健钰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自疫情发生以来,江门市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国家工作组和省指导组的专业指导下,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克服超强台风“桦加沙”、国庆中秋“双节”人员流动及蚊媒高发季节等严峻挑战,推动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疫情持续波动下降,每日新增病例数已从9月20日的574例大幅下降至10月16日的81例;涉疫村(居)BI、ADI蚊媒密度达标率分别为99.7%和99.9%,防蚊灭蚊成效明显。

肖振宇介绍,近期全市围绕四个方面全力推进防控工作:一是科学精准防控,创新防控打法。统筹做好抗台风防疫情两线作战,部署“在外抗台风、在家灭毒蚊”,成效明显,台风后7天新增病例较台风前7天下降25.8%。提前谋划国庆中秋“双节”防控工作,防范疫情输入扩散和外溢,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员投入抗疫,新动员6.5万人的消杀力量,利用8天宝贵假期时间开展爱国卫生集中专项行动,10月8日病例数较9月30日下降54%。建设“无蚊场所”,加强校园、交通站场、景区景点等重点场所防控,坚决守好防外溢底线。学习深圳“1234”疫点处置经验,创新实施“1113”快速处置措施。高标准制定十五运会、残特奥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对承办赛事的体育场馆、酒店、交通枢纽及周边区域进行彻底的蚊媒孳生地清理和成蚊消杀,持续监测蚊媒密度,全力保障赛事安全。制定《江门市基孔肯雅热媒介伊蚊孳生地处置技术指引》,被省卫健委、省疾控局在全省推广。保持哨点监测敏感性,完善医疗救治服务,规范对基孔肯雅热患者的诊疗服务,加强对儿童、老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的个性化服务,全力守护市民健康。二是依法依规防控,推动属地政府、部门、单位、个人共同担起“四方责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江门市人大常委会10月8日出台实施“关于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决定”,通过法治化手段建立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工作格局,依法依规开展监督执法检查,有力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全民总动员,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以防蚊灭蚊为核心、以清理孳生地为重点的爱国卫生专项运动,持续开展清积水、清垃圾、灭毒蚊“两清一灭”大行动,动员家家户户齐参与、男女老少都动手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人民团体、群团组织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全市累计发动基层党组织1.14万个、党员干部超106万人次、志愿者13.6万人次,日均清理垃圾超6000吨,长期存在的环境卫生“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宣传引导,疫情防控知识深入人心,形成了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格局。四是防控指挥体系有力有效。市县镇村四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提升指挥统筹、疫情研判、作战方案制定、力量动员、组织实施效能。市四套班子负责同志分片包干县区镇街、重点村居,一线督导指挥,以点带面现场解决问题。建立新疫点现场指挥部,快速集结力量、开展处置,形成“1113”疫点快速处置机制,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肖振宇表示,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充分证明江门防控措施有力有效、疫情可控可防,增强了全社会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各部门、各单位依法防控意识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健康卫生意识极大增强。接下来,江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防控工作部署,持续深入开展以防蚊灭蚊为核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科学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毫不松懈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彻底清除蚊媒孳生地,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在答记者问环节,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王远胜表示,尽管疫情态势向好,但当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社区传播风险尚未完全消除,病例基数仍处较高位;二是蚊媒传播风险仍然严峻,10月白纹伊蚊活动活跃,今年台风频次多于常年,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将进一步增加蚊虫孳生风险;三是防输入防外溢压力持续存在,今年基孔肯雅热全球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人员跨区域流动和聚集导致疫情输入与外溢风险随之加大。

下一步将大力开展以防蚊灭蚊为核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聚焦重点场所系统开展蚊虫孳生地清理,加大关键区域消杀清理力度,形成全民参与、全域整治的格局。科学加强蚊媒综合治理,实施“围片、打点、控媒”攻坚策略,聚焦重点片区开展饱和式合围消杀作业。全力提升疫情处置效率,加速消除涉疫村(居)传播风险,以最快速度围住、捞干、扑灭疫情。

江海区委常委、副区长张健钰介绍了该区由数百例降至十几例的关键经验:疫情发生以来,江海区通过三大举措全力推进防控工作:一是全民动员,凝聚群防群控合力,全区863个党组织、20万人次党员带头参与“两清一灭”行动,创建各类“无蚊场所”,社会各界捐助防疫物资超700万元,形成群防群控强大声势。二是科学救治,筑牢生命健康防线。优化诊疗流程,实现“应收尽收”,为重点人群提供上门检测和个性化治疗,大幅缩短病例收治时间。三是全域整治,阻断病毒传播链条。组建4500人消杀队伍,配备喷雾器5800余台,开展“包围式”灭蚊消杀,严格落实“1113”快速处置机制。通过系统治理,全区蚊媒指数达标率从前期的33%提高到并连续8天保持在100%。下一步,江海区将按照广东省的部署和江门市的工作要求,开展为期2周的爱国卫生攻坚行动,巩固防控成果。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黄国表示,病例数下降不代表感染风险消除,10月份是我市蚊媒传染病发病的高峰期,伊蚊依然活跃,市民感染基孔肯雅热的风险仍然存在,广大市民尤其老人、儿童、孕妇等群体仍需加强防护。提醒广大市民,如个人或家人被蚊虫叮咬,可通过“江门发布”微信公众号的疫情防控服务栏提交“蚊虫叮咬报告”,助力实现疫情早发现、早处置。

他建议市民持续做好环境清理,彻底清理积水容器,定期检查庭院、阳台及屋顶等区域,及时填平或清理各类低洼积水点,从源头上阻断蚊媒孳生条件。做好个人防护,装纱门纱窗、挂蚊帐,使用蚊香、电蚊拍或电蚊液等防蚊灭蚊工具,营造无蚊生活环境。户外活动穿着长袖衣裤,喷涂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驱蚊液。

发布会呼吁,全市上下要继续保持警惕,深入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筑牢群防群控防线,共同守护健康家园。发布会再次向全体市民、一线工作者及社会各界表达感谢,并强调江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