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未来十年交通建设“路线图”出炉 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近日,《江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正式发布,为江门未来十年交通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根据《规划》,到2035年,江门将初步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低碳集约、智慧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在发展目标方面,江门将致力于打造“1133”市内出行交通圈,实现乡镇及产业园区核心区15分钟上高速,县级城区及产业园区核心区30分钟到达高铁或城际站,重要港区30分钟连接铁路站。对外,加速形成“1234”出行交通圈,实现与区域枢纽机场及珠三角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与粤东西北主要城市2-2.5小时通达,与周边省份及国内主要城市分别3小时和4小时左右通达。货运方面,构建“1123”快货物流圈,实现市内当天、省内1天、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2天、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为实现上述目标,江门将进一步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铁路方面,高铁将形成“两纵两横”布局,实现高铁县级节点100%覆盖,都市圈城际铁路形成“三纵二横”布局,货运铁路形成“两纵两横两补充”布局,增强珠西物流枢纽功能。公路方面,高速公路规划“六纵六横两联+展望线”布局,实现与周边地市至少3条高速连通;主干线与次干线公路将实现行政节点、交通枢纽及经济节点的多路径覆盖。航道方面,规划沿海航道26条(含7条万吨级航道)及内河航道34条,提升江海联运能级。
在枢纽布局上,江门将构建以江门站为主,蓬江北站、广海湾枢纽站为副的“主+副+多节点”铁路客运枢纽格局。蓬江北站将服务中心城区对接广佛、深中及珠海;广海湾枢纽站则定位为南部对接深珠、广佛的重要节点。近期将重点推动珠海至肇庆高铁江门段、深圳至江门铁路建设,并争取广佛江珠城际早日动工。

此外,江门还将推动港口码头群建设,研究广海湾特大型深水港,打造“1+3+N”机场体系(1个支线运输机场、3个通用机场及多个起降点),并构建“2158N”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强化物流通道与节点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