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厕所革命”成效显著 近九成公厕配套免费纸巾
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近年来,江门市高标准推进“厕所革命”,致力于提升公厕设施,改善市民的如厕环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今许多公厕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还涌现出一批网红公厕。
东湖公园大湖旁的网红公厕是江门首个市级智慧公厕,它凭借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记者站在洗手盘前的一张电子屏前,脸部对准摄像头扫一扫,五秒钟后,便自动滚出了几张纸巾。
市民说:“这座公厕的设计非常先进,也很干净。我们通过扫描脸部就可以取得纸巾,我刚刚试过,非常方便。”
据了解,该公厕采用了智慧化管理,可以实现如厕引导、刷脸取纸、厕位占用显示等多种功能。东湖公园管理所工程师徐嘉玲介绍说,通过公厕门前的智慧显示屏,市民们可以了解到里面的人流数据、环境数据、蹲位信息以及天气情况等实用信息,还可以通过厕格上方的LED显示屏判断厕位是否被占用。
在江海区白水带体育公园的另一座公厕则被誉为“全市最便利的公厕”。这座公厕不仅具备洗澡设施,还配备了热水系统。运动过后的市民可以在这里洗澡,非常方便。
市民林先生说:“运动后浑身是汗,在这里可以简单地冲洗一下。有热水供应,也不怕着凉。真的非常方便。”
项目管理部主任李昌全说:“我们还配备了无障碍卫生间和母婴室,还有免费的热水洗澡设施和纸巾、洗手液等用品,方便大家使用。”
对于我市的网红公厕,不少网民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中,其中最智慧的是东湖公园公厕,最便利的是江海白水带体育公园公厕,最具设计感的是开平塘口祖宅村旅游厕所,最“有型”的是鹤山共和八景山庄“比格犬造型”公厕......这些网红公厕各具特色,展现了我市在公厕建设方面的创新和人性化关怀。
近年来,我市对城市公厕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通过改善设施、增加功能等方式,让城市厕所从“脏乱差”的一角变成靓丽的一景。新建和提标改造的厕所在细节上更加关注老人、妇婴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如厕需求,增设无障碍设施、母婴室、第三卫生间等便民设施。部分公厕还增设了“城市驿站”,为市民提供休息和歇脚的地方。此外,不少城市公厕还引入了先进节水器、人体感应探测器、智能除臭系统等设施,实现智能化管理。
截至2023年6月,全市城管部门管护的城市公厕共444座,其中384座已全部配套免费全民纸巾,319座配套第三类卫生间,210座配套无障碍设施,166座配套母婴室。
记者:李启新
编辑:陈珊迪
二审:王芬芳
三审:苏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