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海洋生态保护提质增效 镇海湾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美丽海湾
今天上午,江门市生态环境局举行2025年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海湾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透露,我市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向好,镇海湾成功入选省级美丽海湾,人海和谐的生态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据了解,我市深入贯彻海洋强国战略,全面构建陆海统筹、河海联动的污染防治体系,系统推进潭江等主要流域污染治理,2023年以来已完成99个入海排污口整治;今年1-9月,全市累计清理海洋垃圾超1010吨;此外,有序推进镇海湾美丽海湾工程,累计完成海岸线整治修复25.48公里,营造红树林264.38公顷、修复125.88公顷,使镇海湾红树林成为152种鸟类、37种鱼类及中华白海豚等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值得关注的是,江门在蓝碳交易领域实现突破,2024年镇海湾完成142公顷红树林碳汇拍卖,第一监测期5年5913吨碳汇成交超198万元,率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示范样板。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科科长梁焱钧说:“江门市今年春夏两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81.2%,优于省下达的2025年近岸海域水质年度目标。1-10月,江门市4条主要入海河流(潭江、大隆洞河、海宴河、那扶河)及1条共考河流(虎跳门水道)入海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有序推进镇海湾美丽海湾建设,镇海湾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美丽海湾名单。”
下一步,江门市将锚定海洋强市建设目标,持续深化陆海统筹治理,强化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入海排污口治理和海洋垃圾全链条治理,持续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品质,推动海洋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记者:周珊珊
编辑:陈珊迪
二审:王芬芳
三审:张洁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