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专家访谈:从空中到地下 立体式搜查蚊虫孳生地

江门台 2025年10月03日

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是预防基孔肯雅热的主要措施之一。蚊虫孳生地该怎么找?怎么清?昨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师刘美德接受本台记者专访,为市民解答“支招”。

刘美德指出,市民可从“空中”“楼内”“地下”三个空间维度入手,系统排查蚊虫孳生地。“空中”主要指建筑物顶部区域,常见的孳生点位包括屋顶凹梁结构、排水沟、供水水箱,屋顶绿植种植使用的贮水与浇灌容器等。“从楼顶往下,进入居民楼内部,如楼道、小平台、阳台等地方,常有一些市民不常用的盆、缸、花瓶等容器;到了地面以后,例如院落和房前屋后,也有可能堆积废弃杂物。”刘美德说,“特别是在当前多雨、台风频发的季节,这些容器就很容易积水。在地面区域,居民楼车库的集水沟、集水井,农村房屋周边的排水沟、院落中的集水井等,也都是蚊虫孳生的高风险点。按照这样的顺序排查,基本可以覆盖居民区大部分蚊虫孳生位置。”

掌握“清”“翻”“封”“通”四招 让蚊虫无处孳生

刘美德表示,根据所找到的孳生地,市民可以通过“清”“翻”“封”“通”四步骤,做好蚊虫孳生地清除工作。刘美德介绍:“‘清’指的是彻底清理所有孳生源,包括房前屋后、楼顶、楼道、阳台等地方堆放的废弃盆罐、饮料瓶、罐头瓶、建筑垃圾等,要清除掉;‘翻’是指将仍有使用价值、暂时无法清理的容器进行‘翻盆倒罐’,避免积水;‘封’是指对功能性盛水容器,如水缸、集水井、下水管井等,需要在开口处加装纱网进行封闭;最后一个‘通’,是指保持雨水排水管道和沟渠的畅通,及时疏通,防止形成积水。”

刘美德还提醒,上述蚊虫孳生地清除方法主要针对伊蚊幼虫,而各类环境中的植物,如灌木丛、小树丛等是伊蚊成虫的重要栖息场所。因此,防蚊灭蚊时,对于可清除的植物可直接割除处理,否则消杀时要作重要处理点位。


记者:甄晓晴

编辑:陈珊迪

二审:艾曾

三审:李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