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粤军扬帆出海 助推“华流”成“顶流”
文博会上,小朋友们纷纷伸手与机器人“掰手腕”。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张迪 摄
新加坡展商专程前来考察中国短剧模式,寻找合作机会;外籍留学生现场投简历,深圳海外内容运营公司上演“BOSS直聘”;文化出口企业负责人忙到“冒烟”,一天对接几十单“出海”需求……
走进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首次设立的文化出海专题展区,记者发现,“文化出海”成为各大参展商、采购商口中的高频词。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广东“文化出海”军团集结亮相,他们希望借助文博会这一“文化新丝路”,以科技为桨、以文化为舟,推动“华流”成为全球顶流。
我省在文化出海领域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数据显示,广东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占全国40%,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在文博会首日,广东重磅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其中明确提到,鼓励相关内容产品扬帆出海,助力更多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出海企业“热度高”
“BOSS直聘”外籍生
在本届文博会的文化出海专题展区,一批致力于内容出海的广东企业颇受关注。
“今年我们将展位扩大了3倍,依然火爆,已经和5家企业现场达成意向签约。”位于深圳的数字内容跨境发行及运营服务商雅文传播今年是第二次参加文博会,其联合创始人武大可兴奋地透露,企业在文博会已对接到文旅、短剧等行业的出海需求。
在雅文传播展位的数字大屏上,记者看到国产影视剧和华语艺人的海外热度数据正在实时跳动,展板上的传播地图展示着《狂飙》《奔跑吧,兄弟》《里斯本丸沉没》等知名合作IP。在展位旁挂着的招聘海报,记者留意到有来自摩洛哥、孟加拉国等地的求职者前来问询,武大可当场开启“BOSS直聘”。
成立于2013年的雅文传播,是国内最早一批致力于内容出海的市场化机构,其打造的华流社交矩阵目前已汇集2.1亿粉丝。“我们发现,越来越多海外粉丝爱追中国影视、动漫和综艺,尤其像《凡人修仙传》这类仙侠题材,在东南亚非常受欢迎。”武大可说。
深圳酷看文化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曹蕊同样发现,“过去是我们送片去海外播,现在已变成海外客户主动询问、大量采购”。酷看文化深耕影娱垂类,旗下运营账号在海外社媒平台累计观看次数超1000亿次,是《与风行》等热播剧在北美、欧洲、澳洲的海外版权商。
在本次文博会上,曹蕊惊喜地发现,不仅地方政府、文旅机构有内容出海的需求,还有不少来自美国、西班牙和新加坡的展商来寻找短剧合作机会。
“文化出海,正当其时。”曹蕊认为,做好内容运营的本地化,很多文化产品都有爆款潜质。她举例称,“在泰国,华语内容观看量已超过韩剧及本土内容,特别是古装影视剧十分受欢迎。还有不少海外媒体和电视台都开通了中文专区、中文频道。”
广东出台“政策包”
提供出海“加速器”
本届文博会现场,短剧产业链的相关企业成为各大展商追捧的“香饽饽”,短剧热也成为文化出海的新风向标。
专注短剧承制和发行业务的光盒动力首次参加文博会即收获颇丰。“有地方政府,也有商业机构、文博IP方找到我们,探讨以短剧这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来讲中国故事。”光盒动力首席营销官梁剑告诉记者。
无需使用剪辑软件,只需输入关键词,就能一键生成短视频脚本、营销文案、图片及视频素材,并在海外内容平台一键分发……这是广州筷子科技公司打造的“AI编拍剪投管”小助手。该公司华南联合大区总监张违杰介绍:“我们已为近8000家企业提供服务,累计生成视频超8000万条,帮助国内品牌对接全球主流内容商业平台,让创意更易出海。”
“筷子科技第一次参加文博会,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张违杰告诉记者,他们之前的重心在电商行业和生活服务行业,这次借由文博会,看到了短剧和游戏市场的潜力,未来将往文化内容方向更新迭代,以AI技术赋能文化出海。
一组数据令市场振奋:据Sensor Tower最新发布的《2025年短剧出海市场洞察》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短剧应用内购收入达7亿美元。美、日、韩成为2024海外内购收入TOP3。
早在海外短剧市场快速发展的蓝海期,广东企业已抢占先机。据DataEye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出海短剧APP收入Top20榜单中,广东APP独占7席。
广东敏锐捕捉到短剧出海这一新趋势,并提出了相关政策的扶持。在本届文博会开幕首日发布的文化产业“政策包”中明确提出,对出海微短剧可最高给予50万元译制补贴,对专门面向海外市场发行的微短剧可最高给予50万元扶持。
“‘政策包’的出台,让我们十分振奋!短剧人必将抓住机遇,让短剧更好地链接文化内容,让世界看见中国故事。”梁剑说。
网文网游屡屡“破壁”
助力中国文化传世界
在三七互娱展区,多张电子大屏实时展示《叫我大掌柜》等游戏玩法。来自保加利亚的营销机构负责人Sergei专程前来考察中国游戏企业。他说:“中国游戏互动玩法多、制作精良,我们希望能和相关厂商合作,在东欧打造爆款游戏。”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游戏出海营收规模达423.6亿元,同比增长9.9%。游戏已成为广东文化出海的一张亮丽“数字名片”。
广州游戏行业协会会长王娟告诉记者,近年来,游戏出海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热点。她提到,这几天广东出台的“政策包”中明确提出支持游戏出海,打造“粤产游戏出海矩阵”和“游戏企业出海联盟”,这让游戏企业倍感振奋。
“这表明广东对游戏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也体现了政策的与时俱进和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把握。”王娟认为,这将激励游戏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助力岭南文化等通过游戏走向世界,实现文化传播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在腾讯展区,以三面裸眼3D屏呈现的腾讯IP产业链,吸引众多参观者打卡。参观者可以实时走入《庆余年》《繁花》等IP场景,并借助AI智能体与剧中的虚拟角色实时语音互动。
去年,网文《庆余年》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由网文改编的电视剧也在国内外热播。尤其是范闲“殿前斗诗”的场景,让众多外国观众感到震撼,纷纷称赞“中华诗词太美了”。据悉,《庆余年》第一季已在全球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播放;第二季在开机前就已经落实和迪士尼的合作,全球同步发行,成为“Disney+”平台上播放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电视剧。
“过去提到流行文化,我们总会想到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剧。但近年来随着文化‘新三样’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破壁式传播。”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表示,相关“政策包”将推动“新三样”出圈、出彩,助推“华流”成为“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