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乡土专家王蒙: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能用好种、种好粮

新会电视台 2025年04月17日

粮食安全,种子为基。在新会,有位“90后”农业科技工作者,她从小与泥土为伴,长大后扎根育种科研一线,用科技力量为农民选育良种。她就是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广东天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之源”)高级农艺师——王蒙。

走进天之源的试验田,嫩绿的秧苗与翠绿的玉米苗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总能看到王蒙忙碌的身影,时而俯身记录水稻长势数据,时而蹲下比对玉米品种差异,时而为农民答疑解惑。

这位来自安徽农村的姑娘,童年记忆里满是稻花香和泥土气息,对农业的特殊情感,指引着她的人生方向。“大学学的是农学专业,因为研究生课题的机缘,我认识了天之源的负责人,当时公司刚启动种植板块,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专业对口的我马上过来了。”王蒙道出了“双向奔赴”的由来。

2016年,怀揣着农业梦想的王蒙来到新会,加入天之源科研团队,投身水稻、玉米等新品种选育、比较试验及示范推广工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信念,让她常年扎根田间,烈日暴晒、蚊虫叮咬已成常态,而她常常一蹲就是几小时,细致观察作物长势,记录好每一组数据。除了奔波于实验室和试验田间,她还经常走进农民家中,将先进的种植技术传授给农民。“在一线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反复的摸索和实践,形成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方案,更好地指导农民。”王蒙说。

工作期间,王蒙经常组织或参与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科技下乡、科普游等活动。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她先后获得多项省、市级农业技术推广奖、科技奖,发表专业论文、企业联盟标准十多篇,研发的新品种已有4个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实现产业化。2020年,她获评“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称号,并于2024年通过复审。

成为“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后,王蒙积极投身农业应急服务与技术推广。她回忆道,在参与应急服务时,最令她痛心的是看到部分使用非合规种子的农户,因极端天气或病虫害导致颗粒无收。为此,她决心用专业知识帮助农民提高选种意识。她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辨别正规的种子,还通过农技平台,开展相关的专题培训。

从皖南乡村到岭南田野,从“玩泥巴”的孩子到“乡土专家”,王蒙用坚守诠释了“新农人”的担当。王蒙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乡土专家”的力量,让农民用好种、种好粮。“我会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品种的选育以及推广方面发挥专业所长,让农民真正实现种有所收、收有所值。”


(记者:张凯欣、黄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