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无蚊场所创建②|恩平“五措施”创建“无蚊工地”,整洁有序迎全运

恩平台 2025年10月29日

为预防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恩平市聚焦建筑工地这一重点区域,全面部署、系统推进“无蚊工地”创建工作,构建起科学高效、闭环管理的防蚊控蚊工作体系,筑牢公共卫生健康防线,以整洁有序的建筑工地环境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孳生地清理快。建筑工地因施工需要常存在临时水坑、废弃容器、排水沟渠等易积水点位,极易成为蚊虫繁殖温床。坚持源头治理、快速响应原则,组织各项目单位建立“日巡查、周清整”机制,全面排查工地内各类潜在孳生地。重点对塔吊基座、模板堆放区、脚手架底部、临时工棚周边、建筑材料堆场、雨水井、排水管道等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积水立即清除或采取覆盖、填平、疏通、投药等措施,实现从发现到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确保问题不过夜、隐患不积累。“艾普升”工地周边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市住建部门迅速督促企业利用建筑机械设施清理,短短2小时迅速清理完毕杂草地块600多平方米、垃圾约12吨,铲除蚊媒孳生空间。截至10月27日,清理90个工地蚊媒孳生地283处,清理垃圾650多吨、积水390多处。




工地常量消杀


消杀立体化。在清除孳生地的基础上,推动工地实施“空中+地面+隐蔽空间”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消杀作业。指导施工单位科学制定消杀方案,合理选用低毒高效的环保型杀虫剂,避免对施工人员和环境造成二次影响。每日定时对生活区、办公区、食堂、厕所等区域进行消杀。同时,利用无人机对高层建筑外立面、屋顶平台等人工难以触及的高空区域开展空中喷洒,弥补传统消杀盲区,提升整体防控效能。所有消杀作业均建立台账,记录时间、范围、药剂种类及操作人员,确保过程可追溯、效果可评估。截至10月27日,开展无人机立体消杀14天,覆盖90个建筑工地5次,全面构筑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无人机消杀


个人防护准。针对建筑工人长期户外作业、暴露风险高的特点,市住建局强化精准化个人防护指导,要求各工地统一配发驱蚊液、蚊香等防蚊用品。同时,结合不同岗位实际,分类制定防护措施。如钢筋工、木工等在密闭空间作业人员配备便携式驱蚊贴或驱蚊手环。此外,对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的工人及时登记并引导就医,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严防疫情外溢。


行政执法严。落实“一人一点位”责任制,成立7个检查小组动态督查,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市住建局、市卫生健康局、属地政府等联合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抽查,重点检查孳生地清理记录、消杀台账、防护物资配备及现场卫生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限期整改,并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约谈负责人、扣减信用分等处理。对多次整改不到位项目,依法依规从严处罚。通过高压监管态势,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形成“不敢松、不能松”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累计发现问题826个,全部整改完成;对未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企业进行信用扣分4宗,发挥震慑作用。


疫情宣传全。注重发挥宣传引导作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氛围。在工地出入口、生活区张贴防蚊控蚊海报23000多份,悬挂横幅标语270多幅,营造浓厚氛围。工作人员每天通过微信群向管理人员和班组推送防控要点信息至少2条。组织专题培训讲座3次,邀请疾控专家讲解蚊媒传染病传播途径和防控策略,提升从业人员科学认知水平。




海报宣传



横幅宣传


下一步,恩平市将持续深化“无蚊工地”创建工作,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强化科技赋能与智慧监管,不断提升建筑工地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助力构筑公共卫生健康防线和城市品质的提升。





来源:恩平市委宣传部、恩平市住建局、恩平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李梦冰

“恩平发布”投稿邮箱:33137524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