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百千万工程”丨闲置地变身幸福园!恩平乡村焕新颜
“以前这儿杂草比人高、垃圾遍地,现在成了晒谷场和休闲地,日子越过越舒心!”圣堂镇三山村委会虎头岭村村民站在家门口的新改造公共空间前,笑容里满是幸福感。这一蝶变,正是恩平市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耕“三清三拆”整治与加强后续建设的生动写照。
自部署推进“三清三拆”行动以来,恩平市通过“清拆打底、改造塑形、美化提质”组合拳,集中清理拆除危破房屋、废弃畜禽栏舍等安全隐患建筑,并将拆后闲置地块改建“四小园”等,将“卫生黑点”“空间死角”转化为村民触手可及的“家门口幸福空间”。截至10月28日,全市累计清拆危破房7748间、废弃牛栏猪舍3561间,完成690处闲置地硬底化建设,建成“四小园”151处,清理各类垃圾约5700吨,乡村风貌与民生福祉同步提升。
全域行动:从“脏乱差”到“整洁美”
过去,恩平部分镇村闲置地块、废旧宅基地长期“无人管”,杂草丛生、污水积存、垃圾堆积等问题突出,既拉低村容村貌,更成为蚊媒孳生隐患,影响村民健康。“夏天蚊子特别多,我们都不敢在室外多待。”村民的回忆道出了昔日困扰。
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恩平市将典型镇村培育与风貌提升列为重点,以“拆后有管、管后有用”为导向,掀起全域整治热潮。通过“党建引领、网格作战、全民参与”机制,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以“空中俯拍+地面核查”方式精准摸排隐患;各镇(街)差异化施策,沙湖镇创新“清整+硬化+美化”模式,动员权属人出资、村集体统筹,完成257处闲置地硬底化改造,盘活19600平方米空间;大田镇、东成镇以连片清拆为切入点,分别完成103处、123处闲置宅基地硬底化,让乡村彻底告别“脏乱差”。
沙湖镇南平村委会成春村闲置地整治前后对比
大田镇华南村委会榄岗村闲置地整治前后对比
东成镇横岗头村委会横岗头村闲置地整治前后对比
四小园建设:绣花功夫描绘乡村新画卷
“硬化只是基础,让土地‘活’起来、村民‘乐’起来才是关键。”恩平市在闲置地整治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小公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建设。东成镇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边角地打造20处“四小园”,总面积4430平方米,绿植点缀间尽显乡村雅致;大槐镇以“示范引领+党群联动”建成14处“四小园”,村民共建共享热情高涨;牛江镇龙湾村、莲华村将闲置地变身“议事小园”“休闲小景”,成为邻里交流的温馨空间;那吉镇结合防蚊灭蚊需求,在“四小园”中融入绿化美化元素,既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又增添休闲好去处,以绣花功夫绘就绿美乡村新图景。
牛江镇龙湾村委会龙南村闲置地整治前后对比
大槐镇塘冲村委会墪忙村闲置地整治前后对比
全民参与:从“旁观者”到“行动者”
乡村焕新离不开多元力量参与,恩平市构建起“干部带头、群众参与、企业助力、乡亲支持”的共治格局。恩城街道石联村村委会干部带头示范,村民主动配合拆除闲置危旧房,自发成为“爱国卫生运动志愿者”,让“人人关注环境、人人参与整治”从口号变为行动;横陂镇虾山村的祥达陶瓷、新安马陶瓷两家本土企业主动请缨,组建专业消杀队,对村道、沟渠开展环境消杀;沙湖镇南平村的海外华侨得知家族祖屋影响村容且存在安全隐患,主动联系村委会全额出资修缮重建,凝聚起乡村整治的强大合力。
幸福蜕变:乡村颜值与获得感双提升
如今走进恩平乡村,昔日闲置荒地变身整洁硬底化场地,废旧宅基地蜕变为绿意盎然的“四小园”,功能性与美观性实现双赢。圣堂镇坚持“拆建同步”,将720平方米空地改造成临时晒谷场和停车场,杜绝“二次脏乱”;沙湖镇南平村拆后地块经改造,成为休闲娱乐、晾晒停车、纳凉品茶的多功能空间,平整敞亮的环境让村民赞不绝口;君堂镇太平村通过系统化整治,巷道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拆房废料改建环村路实现“一举两得”,蚊虫减少、村容改善让村民幸福感倍增;良西镇松柏根村的小公园成了老人饭后打卡地,“以前没地方休闲娱乐,现在每天都来散步闲聊”,“四小园”不仅美化了村庄,更串联起邻里温情。
君堂镇江洲圩镇闲置地整治前后对比
良西镇松柏根村委会松柏根村闲置地整治前后对比
下一步,恩平市将持续深化闲置地整治与“四小园”建设,让每一块土地发挥最大效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让绿美乡村图景更加鲜明、村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来源:恩平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恩平市委宣传部、恩平市融媒体中心、各镇(街)
责任编辑:杨婷珊
“恩平发布”投稿邮箱:3313752407@qq.com


